<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一周内两人辞职 日本内阁多名大臣深陷送礼风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9-11-19 14:40:17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菅原一秀10月25日因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而辞职。法务大臣河井克行6天后因类似行为辞职。

        近些年,政府不少大臣因“说错话、办错事”辞职,促使在野党追究首相用人不当责任。就一周内两名大臣自请辞职,日本首相不止一次道歉。

        媒体接连爆料

        日本杂志《周刊文春》10月24日报道,菅原的秘书10月中旬在东京参加一场菅原支持者家属的葬礼,向那名支持者送出2万日元(约合1302元人民币)葬礼帛金;菅原的事务所另外多次下单购买悼念花束。

        《公职选举法》规定,除非政治家亲自参加葬礼,由他人代交帛金视为捐赠,受法律禁止。

        一名菅原前秘书10月17日向共同社记者披露,2006年受菅原直接指示,制作一份礼品清单。那名前秘书自述与同事2006年夏天在议员会馆内制作礼单,礼品包括高级蜜瓜和螃蟹,收件人包括菅原所在选举区选民以及安倍和前自由民主党干事长石原伸晃。

        那名前秘书两年后辞职,无法确认礼单上的礼品最终是否寄出。他告诉媒体,虽然意识到送礼可能违法,但“担心遭解雇,当时没有举报”。

        共同社报道,向选区内选民赠送礼品涉嫌收买选民,可能违反《公职选举法》。不过,追究这类违法行为的时效为3年。

        法务大臣河井克行10月31日宣布辞职。《周刊文春》当天早些时候报道,河井的妻子河井案里今年当选国会参议员,她在竞选过程中存在违反选举法的可疑行为。

        案里的竞选事务所涉嫌7月向13名工作人员支付3万日元(1919.7元人民币)日薪,超出法定上限1.5万日元(959.9元人民币)。报道说,案里的竞选活动事实上由河井掌管,同时刊登夫妇俩政治活动一体化的相关人员证词。

        报道还披露,案里疑似亲自向选区内选民赠送礼品,涉嫌贿赂选举工作人员和选民。

        大臣辞职拒认错

        菅原和河井均属执政党自由民主党,在安倍9月改组内阁后出任大臣,丑闻曝光后都曾遭遇在野党呼吁辞职。

        针对菅原的行为,在野党国民民主党参议员大塚耕平10月24日说,那是“明显违反公职选举法”。社民党干事长吉川元指认菅原“买选票,没有资格担任经济产业大臣”。

        自民党执政盟友公明党干事长北侧一雄说,如果送帛金一事属实,菅原的确违反《公职选举法》。

        菅原10月25日承认他和秘书送出葬礼帛金,称他仍在确认这样做是否违法。他说,决定辞职是因为不想让这件事影响政府运行。“我不想国会立法审议因我而停滞,不想拖累经济产业政策(施行)以及整个政府(运行)。”

        就前任秘书所说礼物清单,菅原否认曾经作出上述指示,说“没有找到”那份清单。

        共同社10月27日所作民意调查显示,48%的选民认为菅原应该同样辞去众议员。

        河井7次当选众议员,与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关系亲近。他否认夫妻俩有不当行为,10月31日告诉媒体记者,决定辞职是为了避免失去公众信任而损害司法系统。

        但在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干事长福山哲郎看来,河井在媒体曝光可疑行为以后立即辞职,“相当于承认犯错”。

        尽力减少负面影响

        菅原和河井是本届内阁辞职的第九名和第十名内阁成员。在野党的福山哲郎说:“本届内阁应该全体辞职。”

        日本青山大学副教授小宫均说,从媒体披露大臣丑闻后涉事者迅速辞职来看,“毫无疑问,这说明安倍政府急于缩小丑闻的负面影响”。

        就菅原辞职一事,日本首相告诉媒体记者:“任命责任在我,对国民深表歉意。”

        消息人士说,由于在野党不断施压,为控制事件带给政府的负面影响,首相办公室要求菅原“走人”。

        就河井辞职,日本首相说:“我是任命河井的人,对造成这一结果负有责任,深刻道歉。”

        驹泽大学政治心理学教授富崎隆司接受日本广播协会记者采访时说,“内阁成员懈怠倾向愈发严重”,那些已经辞去大臣职务的人应该继续向选民说明事件情况。

        在野的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日本共产党和社民党相关负责人一致认为,一周之内两名首次入阁的大臣辞职,这是可能触发内阁全体辞职的“非常事态”。

        日本首相11月6日出席众议院预算委员会集中审议,再次就菅原和河井辞职致歉。“出现了仅仅一个月内(阁僚)接连辞职的事态。对国民感到非常抱歉,作为任命者深切认识责任。”

        日本首相13日决定取消明年的赏樱会,缘由是反对党议员指认首相借赏樱会公款招待支持者、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

        日本政府从1952年起在首都东京新宿御苑举办赏樱会,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与首相一起欣赏樱花,费用由政府承担。近几年,赏樱会预算大幅增加。

        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13日说,将全面重新审视赏樱会的预算和招待人数,明确参会人选标准,推动邀请程序透明化。

        多人祸从口出

        在野党方面还要求失言的文部科学大臣萩生田光一和防卫大臣河野太郎辞职。

        文部科学省原先提议,大学入学考试将引入民间英语考试成绩,相关考试需要交费才能参加。但日本全国高中校长协会认为,这项规定对家住偏远地区或生活拮据的考生不利。

        萩生田10月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回应舆论对这项提议的反对意见,坚称“希望考生结合自身(经济)状况进行努力”,触发争议。

        萩生田11月1日在记者会上宣布,2020年大学入学考试暂不采用英语民间考试,原因是“尚未设立有信心推荐给考生的系统”。

        防卫相河野10月底在东京举行的一场集会上发言,谈及自卫队救灾时说“我在家乡经常被称为‘雨男’(招雨的人)。我当上防卫相后已有三次台风”,触发听众一阵笑声。

        这一言论立即被批评为对灾区状况麻木不仁。河野随后在参议院外交防卫委员会上就“雨男”表述致歉:“向因此感到不快的人们道歉。”

        安倍2012年任首相至今,多人因多次发表问题言论而去职。奥运担当大臣樱田义孝今年4月参加自民党众议员高桥比奈子主办的聚会,致辞时提及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发生的大地震,说“希望(受灾县)带着服务(奥运游客)的心配合灾后复兴。而比复兴更重要的是高桥女士”。

        聚会结束后,樱田一度向记者否认说过那句话,随后前往首相官邸递交辞呈。他向灾民致歉,撤回不当言论,说“只是撤回不够,我感到自己的责任,递交辞呈”。

        这不是樱田第一次说错话:游泳运动员池江璃花子2月确诊白血病,樱田却说“真失望”;他随后告诉众议员,听说过《奥林匹克宪章》,但没读过。

        同在4月,另一名政府官员因失言辞职。国土交通副大臣冢田一郎在公开场合发言时“说漏嘴”,自述曾经为“取悦”首相和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而故意偏袒某个修路项目。

        据冢田回忆,自民党参议院干事长吉田博美去年12月告诉他,这条道路修通后将连接山口县和福冈县,两地分别是首相和副首相的家乡。冢田“当即会意”,承诺“会办妥这件事”。

        冢田后续辩解,首相和副首相没有明确指示他“特殊对待”那一修路项目,是他自己“揣度”这两人的意愿。

        复兴大臣今村雅弘2017年4月辞职,他当时“庆幸”“3·11”强震和海啸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获称“撒盐大臣”。

        文部科学省“二把手”、事务次官户谷一夫2018年9月引咎辞职,缘由是这一部门多名高层官员涉嫌受贿。户谷本人也曾违规接受招待。2017年1月,户谷的前任前川喜平因文科省被曝“下凡”风盛行而辞去事务次官职务。在日本,政府官员卸任后到先前所监管的企业或有政府背景的机构任职,被称作“下凡”。经调查,“下凡”操作在文科省普遍存在。

        • 分享到: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QQ

        • 微信